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目前,全球超过1/4的人群患有贫血,其中50%以上是由铁缺乏引起的。铁缺乏不仅会导致贫血,还可能导致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免疫力低下等症状,孕妇铁缺乏还会影响胎儿发育。因此,重点人群及出现相关症状的患者应高度重视,并采取干预措施。增加含铁食物摄入,正确使用补铁制剂,可有效改善铁缺乏,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健康风险。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缺铁?缺铁的原因有哪些?如何科学补铁?本文将为你解答。
一、如何判断是否缺铁
如果你经常感到乏力、皮肤或嘴唇苍白、头痛、头晕,建议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因为这些可能是贫血的症状。首先,查看化验单上的血红蛋白含量。根据中国临床诊断标准: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期)低于110g/L,妊娠期女性低于100g/L,可诊断为贫血。其次,观察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如果这两项指标也偏低,则可能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缺铁性贫血。此时,需进一步检查是否因缺铁引起,可以根据血清铁蛋白、血清铁等指标判断是否需要补铁。如果没有明确的铁缺乏,平时只需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即可,无需额外补铁。
(转载自:《药物与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时正媛 顾红燕 )
以上仅作为健康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