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已超8万剂次,但仍然有不少电话咨询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相关事宜,为此校医院把大家最关注的事项整理解答,希望能帮助大家熟知疫苗接种的意义及其注意事项。
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新发传染病。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几乎所有人对新冠病毒都易感。
全有效的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力的武器,接种疫苗后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抗新冠病毒的免疫力,阻挡新冠病毒感染,特别是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率。目前,新冠病毒疫苗适用人群,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都应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目前北京市使用的是全病毒灭活疫苗,是通过一定方法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同时保留能引起人体免疫应答活性而制备成的疫苗。我校教职工接种的是由海淀区疾控中心配送的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中维)生产的新冠疫苗。接种方法为注射2剂,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如特殊原因过了8周还没打上,一定尽快完成第二针,这样才能得到完整的全程免疫保护效果。
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接种部位局部疼痛、红晕或者出现硬结,全身乏力、发热、头痛,另外还有一些人有咳嗽、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常见的不良反应。如出现发烧不退或持续不舒服,要向接种点报告并及时就医。
通常的疫苗接种禁忌包括: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妊娠期妇女。
6、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者出血性疾病。
特定人群接种建议:
1、18岁以下人群。
目前已有的疫苗尚未获得用于该人群的临床试验数据,暂不推荐18岁以下人群接种。
2、慢性病人群。
慢性病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
3、育龄期和哺乳期女性。
如果在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基于对上述疫苗安全性的理解,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虽然目前尚无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哺乳婴幼儿有影响的临床研究数据,但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建议对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的哺乳期女性(如医务人员等)接种疫苗。考虑到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营养和健康的重要性,参考国际上通行做法,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
建议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前了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相关知识,带好身份证;外籍人士带好护照及有效居留证件。接种当天穿宽松的衣服方便接种。出门时戴上口罩。
接种时,向医生主动提供自己健康状况,近期服用的药物信息,并如实填写知情同意书;如果接种部位有伤口,尽量避开伤口选择另一侧接种;接种完毕,需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止血棉签丢入医疗垃圾桶或黄色医疗废物垃圾袋中。
接种之后,要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没有异常情况才可以离开。回家后如出现发烧不退或持续不舒服,要向接种点报告并及时就医。
常的活动、饮食不影响疫苗效果,也无需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但接种疫苗后出现发热、乏力、甚至恶心、腹泻等症状时,应适当调整饮食、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更不要酗酒或暴饮暴食。
在您完成2剂次新冠疫苗接种后,北京健康宝将显示“疫苗接种完成”状态。“疫苗接种完成”状态下,点击页面下方“导出或打印凭证”按钮获取凭证下载链接。复制链接到浏览器完成电子版接种凭证下载。如提示您暂未产生接种凭证,请您稍后再次尝试获取。
2021年4月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