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每年4月至5月上旬,杨柳飞絮飘扬,同时,春季鲜花绽放,花粉等过敏源较多,给人们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也给部分敏感人群带来不适。落到皮肤上痒痒的,吸进鼻子里就更不舒服了,有些人还对杨絮过敏。杨柳飞絮是杨柳树繁育后代的一种自然现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只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可有效预防飞絮影响。防护建议如下:
一、无论是防控病毒,还是防治杨柳飞絮等花粉过敏,现阶段都鼓励外出时佩戴口罩。外出带好口罩、眼镜,做好个人防护。一次性防尘口罩、墨镜、纱巾等均可起到有效遮挡飞絮作用。尽量不穿易黏附飞絮材质的外衣。
二、游玩、锻炼等室外活动尽量选择在早晨、傍晚或雨后等飞絮较轻的时段。
三、注意关闭纱窗,避免飞絮飞入室内;室内飞絮可用吸尘器及时清理,或喷水湿化后清扫。尤其注意及时清理附着在电暖气等加热电器上的飞絮。
四、加大对汽车和精密仪器等设备的检查,发现飞絮积存要及时清理。
六、外出后可用清水及时清洗面部或用生理盐水清理鼻腔、口腔。及时清扫外衣上的飞絮。
七、敏感人群若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过敏原,及时做好防护。
八、春季气候干燥,飞絮现象会引起心情烦躁,注意调整情绪,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
九、注意合理膳食、多锻炼、适当补充维生素,增强抵抗力。日常饮食多以清淡为主,多喝水,多食用水果、蔬菜等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羊肉、甜食、酒等。
十、注意消防安全,严禁乱扔烟头,严禁用明火引燃飞絮引发事故,防火安全,人人有责。
此外,敏感人群可登陆中国气象网网站或气象北京微信查询杨柳飞絮预报,提前做好防护。同时提醒师生员工和社区居民,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治疗。
新冠病毒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颗粒比较大,近距离大量吸入才会导致感染。而空气中飞沫脱水之后所形成的包含蛋白、病毒的飞沫核即气溶胶可以远距离漂浮播散。病毒离开了特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后难以存活,不会在空中停留过长时间。因此,即便是病毒停留在杨絮上,也不足以达到构成感染的浓度。另外,目前尚未有经杨絮、花粉等导致传播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