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常识 >> 正文

保健常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骼钙的合成减少、分解增多,骨密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骨密度的下降又会引起骨质疏松的症状。骨质疏松的特点就是骨密度减低和骨脆性增加,容易并发骨折。骨质疏松可由老龄、女性停经、内分泌疾病等导致,50岁以上者发病率达50%。骨密度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中老年人应该时刻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适时测量骨密度。

l 骨密度下降的几个信号

1.腰酸背痛,严重时活动受限。

2.足跟痛。

3.手足抽筋。

4.脊柱变形。

5.身高缩短和驼背。

6.有牙齿浮出感等。

l 容易引起骨密度下降的几个因素

1.性激素提前下降,女性绝经。

2.户外活动少,晒太阳少。

3.每天运动不到半小时。

4.睡眠不足。

5.爱喝碳酸饮料。

6.饮食不均衡,过食油腻,摄入糖过量。

7.每天吸烟超过20支。

8.其他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腹泻,或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等。

虽然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下降是衰老的必然结果,但适当补钙、适当运动等干预措施也被证明可以有效减慢骨质流失的速度。美国运动医学协会提出,在生命的整个阶段,都有必要保持活跃的身体锻炼,因为运动是维持和获得骨健康的基础。运动可以提高生长期间的峰值骨量,减缓人体随着衰老而发生的骨质流失率,通过加强肌肉力量和平衡性而降低摔倒的风险。

一项近期的研究发现,对骨骼施加一定量的高冲击力活动,有助增加骨密度。青年期开始进行锻炼,到老年期就能拥有矫健的双腿。所谓高冲击力运动是指包括跳跃、跑步在内,对骨骼以及骨关节施加一定冲击的运动。

运动专家也提示,中老年人尽管体力在自然衰退,可能难以承受高冲击力运动,但是量力而行做一些诸如快走、跳绳之类的健身运动,同样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

l 中年人改善骨密度的运动处方

运动目的:改善全身代谢情况,促进钙的吸收和骨的合成,维持骨密度。

运动形式:每周3~5次耐力负重运动,2~3次抗阻运动。耐力运动可以选择跳绳、跑步、爬楼梯,或间歇性高强度运动如篮球、排球、足球等。耐力运动和抗阻运动最好间隔进行,体重较大的训练者可以同时控制饮食适当减轻体重,以减轻下肢关节软骨的负担。

运动强度:中到高强度,中年人运动时目标心率可以控制在每分钟130次左右。

运动时间:每次30~60分钟,包含正式运动前5分钟的热身运动和结束时5分钟的拉伸放松运动。

注意事项:骨质的合成受力的影响,重力受力和肌肉收缩施加的力量是促进骨质合成的重要因素。因此运动时,一方面可以通过跑跳增加关节承受的重力,另一方面也应通过抗阻运动刺激肌肉收缩、加强骨关节的受力。

中年人在运动中往往有这样的问题:首先是长期不运动后突然开始运动,运动负荷不恰当,且不重视热身运动,容易发生拉伤、扭伤等运动损伤。其次是运动不规律,生活忙碌难以将运动习惯长期保持。建议将每次运动时间分散在早上和晚上分开完成,但每次运动前都应有热身运动,这样负荷不会过高,每次15~20分钟的运动安排也更容易实现。

l 老年人改善骨密度的运动处方

运动目的:维持肌内含量,减缓骨质流失,提高体质,改善免疫力。

运动形式:有氧耐力运动为主,每周4~5次,抗阻运动每周2-3次,有氧耐力运动可以根据老年人自己的运动习惯选择,如慢跑、快走、健身舞蹈、气功武术运动等。抗阻运动以静态抗阻为主,如靠墙深蹲、高抬腿等,这样在负重的同时可以减少关节的损耗,避免运动后出现维明显的关节疼痛。

运动强度: 中等强度。研究显示中等强度运动可以较为显著力。 地增加骨密度,并改善骨骼的强度和韧性。运动时感高强 觉到心率稍稍增快即可,老年人的目标心率要控制在力最 (170-年龄)次/分钟,也就是说60岁的老年人目标心食适 率为每分钟110次,依此类推。

运动时间:每次20~40分钟,注意运动时间的选择不宜过早或过晚,过早运动可能引起血压血糖较大的波动,过晚运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可能会影响睡眠。

注意事项:老年人的运动目的是减少骨质的流失,促进正常的骨代谢。尤其是绝经后的老年女性,随着雌激素的下降骨质流失速度会加快,因此建议绝经前就规律补钙及增加一定负荷的运动量,以维持骨的正常密度。老年人的骨骼肌也会出现收缩蛋白流失的现象,因此常规有氧运动有助于保持骨骼肌的总量,结合静态的抗阻运动,可以有效减少骨密度的下降,并且保持骨的强韧性。需提醒的是,老年人运动前最好完善骨密度检查,已经出现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不适合做有负重或负重较大的运动项目甚至被动拉伸放松时都应更为慎重,次防止出现骨折。

气功、太极拳等传统运动项目已被研究证实有助分于改善老年人骨密度下降的情况。骨密度下降以下肢和腰椎负重部分的骨骼最为明显,而太极拳等传统功法都有较多活动脚步、重心腾挪的动作,这可能是传统运动比较适合老年人习练并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

骨密度下降是正常老化现象,目前看来最为有效的改善方式是从青年阶段开始坚持运动和其他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骨密度,这种效果可以影响到中老年时期。进入中老年阶段后也应调整运动处方,保持运动习惯,这样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上一篇:情志异常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的

下一篇:控烟保健康——请您关注中国戒烟平台

扫码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