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常识 >> 正文

保健常识

慢性病———糖尿病的中医药预防方案

糖尿病以持续高血糖为基本生化特征,以糖、蛋白质、脂肪等代谢紊乱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中医所指:“消渴”即现代医学的糖尿病。

1.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消渴是因饮食不节、恐食肥甘辛辣香烤之品;或情志过极、郁怒失常、劳心竭虑、劳欲过度、;或禀赋遗传、感染邪毒、热病之后等因素,致肺、胃、肾受损,邪热内蕴、阴精耗损、气化失常、津液不能正常输布而成。

2.中医预防方案

① 起居有常,戒烟戒酒,消除各种不良生活方式。

② 合理膳食 忌食肥忌酒甘厚味,辛辣香甜之品,开展总热量。在中医食疗上,可用“药食食物”、“食疗方剂”防治糖尿病,常用的食物有:韭菜、芹菜、菠菜、南瓜、苦瓜、黄鳝、蚌肉、海参;山药炖排骨;猪胰炖生芪;白鸽杞精汤等。

③ 体育锻:运动的目的是增强体质,维持标准体重,控制血糖,运动量根据年龄、性别、病情适量调整,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锻炼方式可选散布、练太极拳等。

④ 保持心态平衡,长期快节奏的都市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人产生紧张心理情绪和精神压力,也是导致糖尿病的病因。要及时调整各种心理压力,即使脱离无法克服的竞争社会气氛和形状,学会适度减压,培养各种兴趣,保证良好的心态。

⑤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检测

⑴ 患者可用手持血糖仪对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监测,患者控制血糖应达到以下标准::空腹血糖6.1—7.8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

⑵ 每2—3个月,当前复查HbALc,了解糖尿病控制强渡,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⑶ 每半年全面检查血脂水平,心、肾、神经系统功能和眼底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⑷ 监测体重,每周侧1次体重。

上一篇:手足口防治知识

下一篇:高血压病的中医药预防方案

扫码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