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预防保健 >> 健康教育 >> 妇幼保健 >> 正文

我国早产儿的现况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备受关注的不仅是二胎经济和人口红利,母婴健康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作为关爱母婴健康计划的一部分,11月17日"世界早产日"前夕,国家卫计委正式启动了第二期"早产(儿)干预研究项目",希望通过"袋鼠式护理法"的推广,以及社会协助力量的后续公益接力,让社会各界关注早产儿现象和早产儿家庭,控制早产儿的发生率,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在实现人口增长的同时从根源上提升人口素质。

早产儿的常见早产原因

早产儿常见的早产原因主要有以下11个:

1,激烈情感波动或过劳;

2,意外受伤或手术。在一小部分患儿中查不出明显原因;

3,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4,子宫肿瘤子宫内膜炎及子宫颈口松弛;

5,早期破水、胎盘早期剥离或前置胎盘;

6,多胎妊娠或羊水过多;

7,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营养不良、肾病、肾炎、肝病、糖 尿病、重症肺结核、内分泌失调(如习惯性早产)等;

8,贫血及严重的溶血病;

9,急性传染病伴有高热;

10,骨盆及脊椎畸形;双胎或胎儿畸形;羊膜早破脐带异常及羊水过多是胎儿因素。

11,急性或慢性中毒。

早产儿营养和喂养方法

凡新生儿胎龄未满37周(小于259天),不论其出生体重大小,均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

早产儿的营养及喂养:目前各界较重视,一般主张早喂养,使其生理体重下降时间缩短,或程度减轻,低血糖率发生减少,血胆红素浓度相对减少。一般生后6~12小时开始喂糖水,24小时开始喂乳,体重过低或一般情况较差者,如曾发生紫绀、呼吸困难或手术产者,可适当推迟喂养,静脉补液。

哺喂方法:按早产儿成熟情况不同而异,对出生体重较重的、吮吸反射良好的,可直接哺乳,反之用滴管或胃管喂养。

摄入量随早产儿出生体重及成熟程度而定,可参考早产儿摄入量计算公式。

出生10天内早产儿每日哺乳量(ml)=(婴儿出生实足天数+10)×体重(克/100)

1 0天后每日哺乳量(ml)=1/5-1/4体重(克)

以上摄入量为最大摄入量,如早产儿不能吃完,可将剩余部分由静脉补充,以保证蛋白质、热卡和水分的供给。

喂奶间隔时间:可根据奶方和体重安排,一般体重1000克以下者,每小时喂一次;1001~1500克者,每1.5小时喂一次;1501~2000克,每2小时喂一次;2001~2500克,每3小时一次,或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上一篇:婴幼儿合理添加辅食

下一篇:世界早产儿日

扫码手机查看